淺談巴西蘑菇
摘自希望會刊Vol.40,2009.12 文/楊惠玫 營養師 巴西蘑菇(Agaricus blazei Murill,簡稱 ABM)是一種蕈類,原產地在南美巴西、祕魯等地,自古以來即為當地人日常食用的蕈類。巴西蘑菇需要極特殊的生長環境與特殊的培養土壤,使得巴西蘑菇極為稀有、昂貴。1960年代,由美國辛登博士及蘭巴特博士的免疫學調查研究結果揭露,食用巴西蘑菇為當地人長壽的秘密。自此,在美、日掀起一股巴西蘑菇保健風潮﹔日本人更稱之為「姬松茸」,是日本養生保健食品近年銷售的第一名。 巴西蘑菇的特點 每種蕈類多多少少都有多醣體類的物質存在,多醣體的分子量要在6,000Dalton以上始有效能,且種類與結構也都不相同。巴西蘑菇含有獨特且豐富的巴西蘑菇高分子多醣體,其分子量在10,000Dalton以上。依據過去的研究顯示,高分子多醣體可誘發許多生理反應,或許可調節生理機能。 此外,巴西蘑菇相較於其他蕈類含有更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質(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)、礦物質、維生素及食物纖維。 巴西蘑菇的實證醫學 研究巴西蘑菇的文獻,都是體外實驗或動物試驗的研究成果,報告內容主要是去證實當地居民自古以來以長壽著稱,且癌症、感染及慢性病發生率較低,可能和食用巴西蘑菇相關。因此,巴西蘑菇萃取物的研究結果中,可以看到有加強殺手細胞功能、活化細胞凋亡程序、加強抗體製造、加強免疫力、抑制腫瘤血管新生、活化補體、提升樹突細胞成熟等抑制腫瘤生長或轉移的機轉﹔也有可以對抗糖尿病,加強疫苗注射產生抗體效能,體外可見殺菌效果,體內可以加強對抗感染的效果等等。 可惜的是,不像其他抗癌藥物研究一樣,我們無法找出嚴謹的第一、二、三期之人體臨床試驗報告。唯一的一篇是韓國某家醫學中心發表的雙盲試驗,研究對象主要是婦癌(包括子宮頸癌、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)的病患,她們於接受化學治療當中,分別被給予巴西蘑菇萃取物或安慰劑,再經抽血檢驗相關免疫細胞數量變化,以及用問卷評估生活品質項目。以上試驗結果顯示,使用萃取物的組別,自然殺手細胞活性會增加,而失眠、落髮、食慾不振、嘔吐及體力不濟等化學治療副作用可以獲得減輕。 此篇研究基本上有幾個明顯不足之處,要引用來參考或應用時要非常小心。首先,參加試驗的受試者總共是100名,雖說是隨機分配,但使用ABM的是39位,使用安慰劑的是61位,兩組於...